2021年5月8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计算机学会、CCF普适计算专业委员会、ACM西安分会和CCF西安分部承办的“普适计算三十年高端论坛”在西安翱翔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
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何国强教授,中国科学院王怀民院士,中科院软件所戴国忠研究员,CCF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金海教授,陕西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周兴社教授,CCF普适计算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清华大学史元春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张大庆教授,西安航空计算研究所副所长韩炜研究员,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副校长贾维嘉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海南大学杨天若教授,兰州大学信息学院院长任丰原教授,西北大学物联网研究院院长房鼎益教授,中科院软件所金蓓弘研究员,中科院计算所陈益强研究员,浙江大学潘纲教授,南京大学谢磊教授,深圳大学伍楷舜教授,重庆大学陈超教授等70余位专家学者和100余名学生参加大会。
大会开幕式由CCF普适计算专委副主任、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人机物融合智能计算实验室主任於志文教授主持。
何国强副校长致开幕词,代表西北工业大学欢迎大家莅临西安开展学术交流,分享与探讨普适计算的未来发展,并对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CCF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金海教授代表CCF致辞,介绍了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普适计算专委的发展历程与贡献,并祝愿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陕西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周兴社教授作为论坛荣誉主席致辞,倡导发现普适计算新问题,探讨普适计算新理念,构建普适计算新格局。
特邀报告中,王怀民院士做了《如何把握不确定的未来,兼谈泛在操作系统的发展模式》的专题报告,介绍了构建面向泛在计算环境的新型操作系统基础理论、方法与系统,并从为什么、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四个方面讨论了泛在操作系统的若干问题,最后倡议通过政府、企业、民间合作完成构建泛在操作系统的开源软件生态,用多样性应对不确定性,用行动创造未来。
戴国忠研究员做了题为《普适计算与人机交互》的特邀报告,阐释了普适计算和人机交互的关联与发展,给出了普适计算就是计算资源作用于人和环境的认识理解,介绍了自然界面、上下文感知、自动捕捉访问等普适环境下的新型交互技术,并对未来新时代、新范式、新应用进行了畅想。
在“普适计算三十年:回顾与展望”论坛中,张大庆教授首先回顾了情景感知从简单到复杂、个体到群体、接触式到非接触式的发展历史,并提出了“以人为本,场景驱动”的研究方法;史元春教授阐述了普适计算和人机共生的关系,突出从人适应机到机适应人的新型计算理念;房鼎益教授从物联网角度分析如何借 助普适计算理念解决物联网方面感知失协、模型失用、应用受限等问题;陈益强研究员希望通过普适人机交互实现交互智能,形成观察-调整-决策-行动的智能模型范式;於志文教授从情境感知计算、用户行为感知理解、移动群智感知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过去二十年在普适计算方面的工作,并提出泛在群智计算系统理念。
在“普适计算:国家重大需求与关键应用”论坛上,周兴社教授从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国防装备智能化实现、人民健康的便携化服务、智能制造人机物融合四个方面重点讲述了普适计算面向的国家重大需求;金海教授从软硬件协同、系统结构以及云端的角度讲述了普适计算目前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机遇;伍楷舜教授结合个体和群体行为认知相关研究实践,讲述了开展多维度情境融合计算所面临的挑战;谢磊教授从“数据为纽带,算法为核心,软件为载体”的理念出发,从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空天地一体化、可穿戴四个方面讲述了普适计算如何结合国家重大需求产出关键应用支撑技术。
在“普适计算:学科内涵与前沿”论坛上,郭斌教授首先讲述了普适计算的发展演变过程、相比人工智能的独到之处及其未来愿景;贾维嘉教授指出普适智能无处不在,边缘智能和调度非常重要,一切科研的基础是能够为人类做贡献;杨天若教授从普适应用互联互通的角度,阐述了人机物系统级设计、多模态数据分析以及动态自适应优化三方面的挑战;金蓓弘研究员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等四个方面介绍了用户群体行为识别研究的最新进展;陈超教授从“数据是基础、分析是手段、服务是目标”的理念出发,阐述了城市计算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发展。
论坛期间,众多专家学者围绕普适计算的历史与展望、国家需求与关键应用、学科内涵与前沿等提出了系列独特而新颖的见解,专家就现场听众提出的问题给出了精彩的回答,现场讨论热烈,本次高端论坛对于推动普适计算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